重要指标:水稻上山和宜机作业-环球动态

来源: 凯迪网2023-06-25 21:59:27
  

从逻辑常识也可以判断,暴雨冲毁梯田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怪“水稻”。 ▲资料图: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图/新华社

| 陈明

近日,“水稻上山”引起网民热议,很多人不理解,质疑山上种水稻不切实际,产量也不可能那么高。一段视频在网上热传,大意是说某地搞了“水稻上山”,进入汛期雨水增多,暴雨将梯田冲毁,令人痛心不已。

据《农民日报》6月24日报道,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澄清。


(资料图片)

根据该负责人介绍,网传的“水稻上山”,是通过品种改良和栽培方法改进,将部分杂交水稻品种引到山坡地上种植。这些梯田本来就有,不存在网民质疑的开山造田、毁林造田等情况,也不会破坏生态。

这一回应基本上把问题说清楚了。实际上,即便是不了解农业技术,从逻辑常识也可以判断,暴雨冲毁梯田要么是雨势太大、形成灾害,要么是梯田质量不过关、难以应对雨水冲刷,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怪“水稻”。而将矛头指向农业科学家更是错置了问题的准星。

不过这个事情也确实反映出当前耕地保护和农田建设领域的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反思改进。

梯田被冲毁多少反映出丘陵山区农田建设存在的技术短板。如果按照科学的技术规范进行改造,坡地改造为梯田后能够大幅减少径向雨水冲刷,有利于防治水土流失,保土保墒,再配合修建排水沟等设施,抗一般的暴雨也问题不大。

然而,不少地方修建的梯田坎坡度太大、甚至接近垂直,又没有修建排水沟等设施,雨势稍微一大就容易发生垮塌甚至造成泥石流灾害。

另一个极端做法是,有的地方为了防止梯田垮塌,竟然修建了硬化护坡甚至浆砌石坎,而且缺少必要的机耕道,导致农机无法通行。这样的农田只能人工作业,与农业机械化注定无缘。显然,这不是农田建设的目的,更非农业现代化的方向。

农田建设技术短板的背后反映出一些体制机制尚有待完善之处。难道说一些地方的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真的不懂农田建设的技术规范吗?当然不是。问题的根源在于建设目的决定了技术选择。

很多地方的梯田都是依托自然资源部门的土地整理项目修建的,而这一项目的任务并非直接服务农业生产,而是通过补充耕地换取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这就导致了很多土地整理项目只注重耕地数量,但对耕地质量等级提升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更不会去考虑农田宜机化问题。

2018年机构改革之后,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职能集中到了农业农村部门,而自然资源部门仍然在开展土地整理、补充耕地等工作,两部门间的衔接机制仍不畅通,导致上述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正如农业农村部有关机构负责人所说,丘陵山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地区的农田建设必须要跟上。其实,这里有一个关键性问题容易被忽视,丘陵山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并非是简单的防止滑坡问题,而是要把“宜机作业”作为一个刚性标准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

最新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中增加了“宜机作业”的要求,但各类技术指标存在较大弹性。结果是按照国家标准建设的高标准农田,仍然可能存在地块细碎、机耕道不适宜大中型农机作业和通行的情况,导致很多地方花大价钱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很快就出现了抛荒现象。

解决这一问题,需尽快修订《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将“宜机作业”作为必要验收指标。明确规定地块宽度、长度必须满足大中型农机高效作业要求,明确将是否适宜大中型农机作业作为高标准农田验收的“一票否决”指标。

还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早期划定基本农田时,不少地方出于保经济增长等多重考量,将平原地区留作了建设用地,却将永久基本农田划在了15度以上的坡耕地上。这些土地基础耕作条件差,其实不具备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条件。

对此,应该下决心对永久基本农田具体落实地块作出调整,而非强行在山坡上搞农田宜机化改造,以切实保证耕地质量。

撰稿 / 陈明(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刘越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